乙肝的中医辨证治疗
乙肝属中医湿毒为患,正虚和邪壅为主要病机,治疗应从调气和解毒入手,扶正祛邪兼顾,可采用如下方药治疗。
方药组成: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首乌、白花蛇舌草、虎杖、半枝莲、苦参、乌梅、佛手、白芍、柴胡、丹参。
方中黄芪、党参、白术茯益气健脾,首乌、丹参、白芍、郁金养肝活血以调和阴阳气血,与参芪术苓共成扶正固本之功,以调节免疫功能;白花蛇草、虎杖、半枝莲、苦参清热解毒除湿,能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,促使相关抗体转阴;乌梅、佛手、柴胡、白芍共为佐使,其中乌梅性酸味平入肝脾二经,能养肝健脾,取酸生肝、补用酸之意,柴胡疏肝配白芍柔肝,一散一收,佛手疏肝理气、和胃消滞,能调和肝脾,促进机体代谢功能;诸药合用,补而不滞,渗而不燥,清而不寒,使肝脾气血调和,机体阴平阳秘,乙肝得愈。
辩证加减:胁腹胀痛较甚选加香附、郁金、青皮;肝脏肿大、舌脉瘀象者选加归尾、赤芍、田七、牡蛎,口和苔腻、脘腹胀满者选加佩兰、泽泻、厚朴;口苦苔(黄)腻、尿黄者选加黄苓、栀仁、大黄、夏枯草以清利湿热;大便燥结或便溏不爽,加大黄,阴虚内热见舌红苔少、五心烦热者,选加鳖甲、知母、地骨皮、丹皮等。
煎服方法:1日1剂,每剂煎2次,以清洁新鲜淘米水煮,并纳鸡蛋1枚同煎,取汁后喝药食蛋。1个月为1个疗程。